{{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全店,買滿$600免運費(港澳地區)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防衛殺菌睡膜 3L Tour Bed (TBed)上市
經本港及澳州著名大學測試 10分鐘內消除病菌病毒傳染能力 旅行公幹必備
在持續的新冠肺炎肆虐下,全球人類對防疫保護意識有著從未有過的高度關注,持續超過一年的疫情下市民外遊公幹的渴求亦處於從未有過的歷史高點,根據美國睡眠科學專家1的研究顯示,使用5年的床褥的含菌量竟高達1,300萬CFU(菌落形成單位),含菌量比廁板172 CFU多出75,000倍!研究亦發現床具中含有多種細菌類別,包括革蘭氏陽性菌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 李斯特菌等),而革蘭氏陰性桿菌(大腸桿菌、淋球菌, 腦膜炎雙球菌等)含量最高達41%,可引致肺炎、過敏或各類型的皮膚感染,危害我們的健康。
三生健康科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3L Heath & Technology)有見及次特別設計及製造集以下特點於一身的 3L Tbed防衛殺菌睡膜,務求保障人類健康尤其是經常外遊公幹人士,避免在飛機、火車及酒店等高危地方受到病菌病毒感染和各種塵蟎及微生物影響睡眠。
* 3L專利CVN®️技術可殺滅病菌病毒技術
* 高級冰絲布料柔軟、透氣、輕盈、超滑,高舒適度體感
* 防護睡膜淨重650g(罐裝可樂淨重350g),方便上機攜帶
* 可機洗及多次重複使用
三生健康科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創辦人 Louie 為香港土生土長的布料達人,有見在疫苗推出後,大量外遊公幹市民渴求將會迎來爆發性的釋放,因此希望設計出可殺滅病菌病毒及舒適度高的防衛殺菌睡膜,希望為市民外遊時帶來最好的防護。防衛殺菌睡膜採用高級冰絲,柔軟、透氣、輕盈且快乾的選料為用家帶來最佳的柔軟舒適感覺。
港大研究2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在環境中可長時間存活,在纖維外層可存活7日。若用家在這段期間接觸到該纖維的外層,也會有機會感染病毒。針對這一點,3L TBed使用專利CVN®️技術把不含重金屬抗菌溶劑植入整個TBed睡膜布料纖維中,對沉積在纖維上的病毒顆粒進行外膜撕開,破壞其遺傳因子,造成短時間內能消除病菌病毒傳染能力。根據澳州著名大學的測試和研究指出,經專利CVN®️技術處理的纖維,10分鐘內能降低新冠病毒活性及 1小時內消除其傳染能力。同時亦通過其他病毒和細菌測試,包括甲型流感病毒 (H1N1) 及其他傳播性強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 及大腸桿菌 (Escherichia Coli) 等病毒。最近 3L Heath & Technology 更委托香港著名大學使用COVID-19病毒株作測試,結果亦證實 3L Tbed 能 10分鐘內消除COVID-19病毒傳染能力,成為全球首個含殺滅新冠病毒技術的防衛殺菌睡膜。
*TBed睡膜布料經過测試,殺菌功效經過30次清洗後依然有效
產品詳情:
標準版TBed睡膜
材料:冰絲
三種顏色選擇:淺灰色、卡其色、藍綠色
呎吋:240cm(長度) x 77cm(寬度) [包裝袋呎吋: 16cm(高度) x 26cm(寬度)]
淨重:650g
行政版TBed睡膜
材料:冰絲
三種顏色選擇:淺灰色、卡其色、藍綠色
呎吋:240cm(長度) x 103cm(寬度) [包裝袋呎吋: 16cm(高度) x 26cm(寬度)]
淨重:850g
關於三生健康科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3L Heath & Technology)
三生健康科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3L Heath & Technology)是一間香港專注研發抗菌、透氣、疏水布料的生產公司。研發成果除了生產防疫民用口罩外, 已進行專屬防衛殺菌睡膜套供出差及旅行人士專用。同時可配合客戶要求,度身定量為他們生產所需的具殺菌功能的不織布、布料或產品。
三生健康科技網站 : www.3lheatlh.com
1 “Bacteria in your bed” by McKenzie Hyde
https://amerisleep.com/blog/bacteria-in-your-bed/
2 “Stability of SARS-CoV-2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ttps://doi.org/10.1016/S2666-5247(20)30003-3